制冷剂冷媒的分类,编号及安全等级
最佳回答
制冷剂,又称制冷工质,是制冷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工作物质。目前,制冷剂的种类繁多,超过80种,其中常见的包括氟利昂(如R22、R134a、R407c、R410a、R32等)、氨(NH3)、水(H2O)、二氧化碳(CO2)以及少数碳氢化合物(如R290、R600a)。
1.制冷剂的分类标准
根据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力(100kPa)下的蒸发温度ts,将其分为高温制冷剂、中温制冷剂和低温制冷剂。
注:Pc为环境温度为30℃的冷凝压力
高温制冷剂(或低压制冷剂),如R11、R113、R114、R21等,常用于离心式制冷机的空调系统。
中温制冷剂(或中压制冷剂),如R12、R22、R717、R142、R502等,适用于普通单级压缩和双级压缩的活塞式制冷压缩机。
高温制冷剂(或高压制冷剂),如R13、R14、R503、烷烃、烯烃等,常用于复叠式制冷装置的低温级。
此外,根据化学组成差异,制冷剂还可分为以下几类:1)无机化合物,2)饱和烃的卤化物(氟利昂),3)碳氢化合物,4)共沸制冷剂,5)非共沸制冷剂。
2.制冷剂的编号表示方法
1)无机化合物
无机化合物制冷剂的代号中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7,随后跟的数字是分子量的整数部分。
2)饱和烃的卤化物(氟利昂)
氟利昂的代号由字母R和随后跟随的数字(m-1)(n+1)(x)B(z)组成。m=1时,(m-1)可省去;倘若z=0,B(z)可省去。
3)碳氢化合物
饱和碳氢化合物按照氟利昂的命名规则书写,抛开丁烷除外写成R600。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一个字母“a”,如异丁烧为R600a。
非饱和碳氢化合物和它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。在R后面先写一个“1”,然后写上按氟利昂命名规则的数字。
4)共沸制冷剂
共沸制冷剂在编号标准中规定R后的第一个数字为5,其后的两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,如R500,R501等。
5)非共沸制冷剂
非共沸制冷剂规定R后第一个数字为4,随后二位数字按实用的先后次序编号,如R400,R401,R407A,R407B,R407C等。
注:为区分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的损坏程度,常将R分别用CFC、HCFC、HFC、HC代替
CFC——氯氟化碳,含氯、不含氢,公害物,明显破坏臭氧层禁止使用
HCFC——氢氯氟化碳,含氯、含氢,低公害物质属于过渡性物质
HFC——氢氟化碳,不含氯,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
HC——碳氢化合物,不含氯、不含氟、无公害可作为替代物
3.制冷剂的安全等级
制冷剂应具备可接受的安全性,主要包括毒性和可燃性。国家标准《制冷剂编号方法和安全性分类》GB/T7778-2017将制冷剂的毒性分为A类(低慢性毒性)、B类(高慢性毒性),将可燃性分为第1类(无火焰传播)、第2L类(弱可燃)、第2类(可燃)、第3类(可燃易爆)。依据GB/T7778-2017,制冷剂安全性细分为8类,分别为:A1、A2L、A2、A3、B1、B2L、B2、B3,其中A1最安全,B3最危险。
常见制冷剂的安全等级如下:
A1类:R11、R12、R13、R113、R114、R115、R116、R22、R124、R23、R125、R134a、R227ea、R236fa、R1233zd(E)、R1336mzz(Z)、R218、RC318、R401a、R401b、R402a、R402b、R403a、R403b、R404a、R407a、R407b、R407c、R407d、R408a、R409a、R410a、R417a、R422d、R500、R501、R502、R507a、R508a、R508b、R509a、R513a、R744
A2类:R142b、R152a、R406a、R411a、R411b、R412a、R413a、R415b、R418a、R419a、R512a
A2L类:R143a、R32、R1234yf、R1234ze(E)
A3类:R290、R600、R600a、R601a、R1270、RE170、R510a、R511a
B1类:R123、R245fa
B2L类:R717
欢迎评论,692人围观